时间: 2022年05月14日 09:56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01次
文 | 螳螂观察 图霖
铺天盖地的“减肥药骗局”背后,等待“解救”的远不止消费者
互联网铺天盖地的“颜值焦虑”,圈住的远不止年轻人。减肥、生发、白发变黑发这些与颜值紧密挂钩的需求,早已覆盖了上至年轻人下至中老年的全年龄段群体,也因此催生了“生发药骗局”、“减肥药骗局”等等。而这些“骗局”背后,受伤害的并非只有消费者,还有背后的从业人员。
20岁中专学历的小杨,在巧合下进入到减肥药销售行业,在看清行业内幕,经历了内心挣扎后,他做出了新的选择……
以下内容由《螳螂观察》根据小杨口述作出整理:
01. “叫我去帮忙”大概是去年11月份的样子,我突然接到了家里亲戚的电话,他连着打了三个,语气很着急,说是有事想喊我过去帮忙。
我今年20岁,中专学历,那会正在一家销售公司上班。
一开始我是没准备去的。我这个亲戚,没什么学历,也没什么技术,却在最近两年内莫名其妙买车买房了。出于对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的怀疑,我就一直在犹豫。
当时快过年了嘛,我怕拒绝他到时候过年回老家见面不好办。再加上我那会自己在做的那份工作也没好到哪去。所以我转念一想,好歹是亲戚,还是给他个面子吧。
答应之后,我顺口问了句去那边具体做什么。他回答得很轻松“就打打字聊聊天就好了,工资肯定比你现在高。”
听到这话,我其实也打了退堂鼓的: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后面想想,万一不合适,大不了过完年就跑路,影响也不大。我就把这事接下来了。
等过去之后,我一看这个公司名“xxx电子商务公司”,当时我还在想,原来这是做电商的吗?
实际工作其实不是我们认知里的电商,更像是给人“洗脑”的销售客服。
我入职以后,先是培训了三天话术。他们做的主要是减肥、生发和白转黑这几个业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公司这边负责对接的客服销售,会自称“老师”跟客户聊天,给他们发一些过往的成功案例还有专业证书(其实都是P的),让他们相信我们的专业度。
然后,客服销售就会开始询问客户的具体情况。减肥的就是发身材情况的照片,生发和白转黑的就是发头发的情况,根据这个来报价。报完之后,如果客户觉得贵,我们会有专门的话术“恐吓”他,告诉他拖延下去后果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客户表示没钱或者钱不够,我们就会引导他去借钱,比如开花呗、信用卡之类的。
最后,如果客户坚持不买单,客服销售就会发布不定期降价的活动,时不时去私信给他。毕竟加到的客户,基本都是有相关需求的,只要坚持给他们“洗脑”,总会有希望“上钩”。
我刚开始进去的时候,做的是“白转黑”的业务,但后来这个业务据说是转到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等其他地方去了,我就转去做减肥了。
“白转黑”和“减肥”虽然业务不一样,但话术和流程都大差不差。唯一不太一样的可能是对不同年龄的客户会有价格上的区分。21岁以内的,我们推荐产品的时候会报1000元以内的价格;21岁以上的,我们会报2000元以上的价格。
了解销售的应该清楚这个道理,年纪小的没啥钱,上了年纪的才有钱,也更容易被“洗脑”。
02. “觉得自己在骗人”销售这个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反正来来回回就是那些话术,就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聊到客户下单了。
他们公司的计薪标准跟其他销售一样,也是“底薪+提成”。我的底薪是三千多,提成具体多少我不就太清楚了。因为我那时候觉得不对劲,试用期没过就跑路了。
他们公司每天还有一个最低业绩,完不成就要加班。公司正常的下班时间是7点半,但我从来没正常下班过,常常是上午9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
当然这个我也勉强能忍,大部分搞销售的不都这样嘛,没有业绩不敢下班。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我总觉得自己在“骗人”。
那时候我做的就是普通销售的对接工作,跟客户聊聊天引导他们下单之类的。我以为公司其他销售也跟我一样,结果没想到他们居然有一批人在做“复购”。
是怎么觉得“复购”是在骗人的呢?有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我拿他们做复购的人的手机看了以下,才发现他们这个套路有点深。
他们会主动去找那些已经购买过的客户聊天。譬如说白转黑的客户,他们就会让客户把使用产品一段时间后的头发情况拍给他们看。后面我才知道,他们的药全是没效果的,腾讯,所以客户发过来的头发情况,是不会有任何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