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05月15日 09:14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70次
喜悦的村民
“花费98元便可两大一小前往百草临岐覆盆子采摘,还包交通和午餐,周末带娃的高性价比去处。”杭州的王女士在朋友圈刷到了“临岐寻梦之旅”的宣传海报,立刻下单给家人安排好了周末乡村特色体验游。没过一会,再刷新页面便显示周末票已售空。
从作为药材的山中“野草莓”到以采摘体验为卖点吸引客流,再到生产出网红覆盆子爆品,临岐镇覆盆子摇身一变成为农民的“金盆子”。青果可作药材,红果可食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这些红果果绿果果发展为农民的致富果。
突出特色打造营销点
山中野果焕发新风貌
在临岐镇,覆盆子是当之无愧的镇中一宝。作为“明星”中药材,覆盆子在临岐全镇种植面积约2.2万亩,约占淳安县的75%。较大的规模和产量,却销售模式单一,且受限于物流保鲜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掘。
“野草莓”如何打开大市场?
延长覆盆子产业链是镇里首先考虑到的解决方案。“从生产到运营,我们做了全产业链的规划和升级。”临岐镇党委书记叶孔军说,“这背后的致富密码就是‘青果药用、鲜果采摘、红果开发’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这种模式的探索,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驾采摘游兴起,村民们收获了红果销售的第一桶金。然而,很快他们便遇到了发展阻力——红果存在保鲜、包装、运输、价格不统一等问题。
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很快,临岐镇便提出了“覆盆子品牌化”、推动覆盆子“走出去”的策略,从“生产标准、品质管控、包装规范、运输模式”等方面入手,将品质把控和专业保鲜技术落实在每个细节,打造一整套解决方案,为覆盆子“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覆盆子品牌化。“就这样,一个温情的临岐覆盆子品牌‘养你的覆盆子’面世了。”叶孔军回忆道。
“以前覆盆子多以中药特性的青果出售,现在镇里将红果进行品牌化运作,经济效益比以前更高了。”手里举着包装精美的“养你的覆盆子”饮品,临岐镇半夏村的种植户俞春香笑开了颜。
以覆盆子红果为原型,临岐镇结合中药材养生功效,进行了创意化表达,并融入时下流行的网红元素,打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标性的网红产品。“统一化包装,不仅外观精美,拿出来上档次,实用性也强,小到品牌卡片、吸塑盒子、冰袋,大到泡沫箱、中转盒,镇里把所有的配套都考虑到了,我们只要专心把果子种好就行。”俞春香说。
如今,在“养你的覆盆子”品牌引领下,覆盆子全产业发展道路上全面开花。T恤、围裙、饮品杯、卡包、笔袋等一系列覆盆子主题创意产品如雨后春笋陆续推出。
此外,临岐镇还特意与纯元健康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签订了《覆盆子创新研发产业化开发项目》协议,建设覆盆子网红工厂,开发覆盆子饮品等创意爆款产品,并聚力提高农户的品牌运营意识,加强他们对农产品标识、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打破覆盆子传统以粗加工形态进入市场的弊端,延伸产业链,提高覆盆子的附加价值。
从青果到红果的效益再提升,叶孔军骄傲地说:“我们终于在不断摸索中将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走通了。”
大山里长出道地药材
生态农品铺就致富路
万变不离其宗。覆盆子在延长产业链上的多样探索离不开其作为青果中药的输出。在临岐镇,青果干货产量66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将近一半,覆盆子价格还一度成为全国价格的“风向标”。
“覆盆子的价格每年不尽相同,今年的价格比较好,一公斤青果能卖20多元,干果70多元。”叶孔军说,“覆盆子现在已经实现平均亩产近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富民果’。”
“淳六味”的名号响当当,临岐覆盆子作为淳安重点发展的道地药材之一,叶孔军道出了其中门道,临岐镇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北部,千岛湖的源头,这片区域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新安医学的发源地,是浙西中药材交易集散地,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常用中药材资源近400种。临岐镇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覆盆子规模、产量、品质等因素共同为临岐镇发展覆盆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