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08月06日 22:06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81次
持续高温,这类人要注意了!心肌梗死不是冬天才高发,夏天也很危险
2022-08-03 15:34 来源: 健康生活show
原标题:持续高温,这类人要注意了!心肌梗死不是冬天才高发,夏天也很危险
高温、闷热是夏天的关键词
这样的天气使人体的抵抗力和耐受力下降
除热射病外
心梗等心脏疾病也容易发生
许多人会提出质疑“心梗不是应该冬季高发吗?”
但其实夏季心梗发病风险也很大
在高温模式下我们需要警惕哪些症状发生呢?
一起来看下~
什么是心梗?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而引发相应部位的心肌急性缺血、损伤直至坏死。
心肌梗死有哪些表现?
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休息或含服“救心丸”等症状得不到快速缓解;
胸闷、呼吸困难、出汗;
意识模糊、四肢冰凉、血压下降、晕厥;
症状不典型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牙痛、左上肢放射痛、乏力等。
高温模式下引起心梗的主要诱因有哪些?
皮下血管扩张
夏天天气闷热,气温升高,情绪激动,人体皮下血管扩张、肢体血管血流增加,回心血量减少,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梗塞的发生。
大量摄入水分
夏天出汗多,容易渴,很多人端起杯子就猛灌。适当补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喝水喝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冷热交替
从室外高温环境进入室内空调环境,冷热交替,血管会突然痉挛、收缩。特别是老年人或本身有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容易诱发心梗。
夏季睡眠不足
炎炎夏日昼长夜短,室内温度高且湿度大,再加上蚊虫叮咬,易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造成血压波动幅度大,易诱发心梗。
饮食辛辣油腻
夏天很多人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晚上自然就成了放松犒劳自己的时间。尤其是恢复堂食以后,仿佛又找回了夜宵的快乐,烧烤、龙虾、啤酒、大排档,每一样都是夜宵里的王者,但是美食的背后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小的威胁,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发生心梗怎么办?
及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医,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调整体位:让患者平静休息,躺下或端坐位,避免体力活动,不要焦虑与恐惧,保持周围环境空气流通。
药物急救: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缓解症状,但需要警惕低血压的发生,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测量血压。
心肺复苏:若发生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循环反复操作直到心跳恢复。
120指挥中心或患者家属对区域内的胸痛中心熟悉,能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就近医院的胸痛中心走快速救治通道,缩短心肌缺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如何预防心梗?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愉悦的心情。
喝水不能1次喝太多太快,要少量多次,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1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尽量少喝过凉的饮料。
保证充足的睡眠,百度,适当的午睡。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含有多种保护血管的有益成分。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最近天气炎热,在注意防暑的同时一定要警惕上述症状的发生;若发生了,一定要及时了解最近的可救治的医院,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