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年01月23日 10:02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44次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吸、心血管、妇幼健康及营养领域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敬请关注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关口前移,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服务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
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疫情发生三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为国际抗疫作出重要贡献。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电话,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交换意见。世卫组织赞赏中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疫情信息,也注意到,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扩大对各类人群的临床治疗,包括重症监护。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坚持关口前移,多措并举,着力做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目前全国已基本完成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摸底,正在有序开展分级分类服务和管理。
要做到重点人群感染早发现早用药,做好定期联系服务和日常健康监测;重症风险人群早识别早转诊,畅通转诊通道;重症人群早干预早集中,加强急诊力量配备,对高危患者优先安排就诊,优化住院收治,保障患者住院需求和重症患者救治需要。
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的双重防护?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燕明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包括发热、全身酸痛和呼吸道症状,所有人群都是二者的易感人群。老年人群是新冠和流感感染以后出现高危的重点人群,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二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类似,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防护手段也类似,主要包括外出时、去人多和密闭空间时要佩戴口罩,要注意清洁双手、多通风。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疫苗有效的疾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现在正值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感染风险会增加。提醒大家对两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做到共同预防、科学防护,过一个平安春节。
感染新冠病毒是否会使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加重?
△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 周玉杰
感染新冠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紊乱,血管斑块容易发生炎性反应,血栓的发生率可能也会增高,导致原有基础心脏病的加重。病人在咳嗽、发烧的时间段容易合并低氧血症,一些老年心血管病人的症状是沉默型表现,有一种“消音器”效果,表现不像年轻人那么明显。
基础病患者平时已经服用了一些药物,感染新冠又服用退烧药等,如果喝水少,水电解质平衡有时可能发生障碍。合并用药时会有重叠用药问题,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和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都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代谢,药物作用可能抵消、也可能互相增长,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来用药。特别是临床见到的一些心血管病人,表现为合并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一定程度的脱水,但病人没有注意及时适量去补充营养和水电解质,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人的均衡非常关键。一定要知晓老年人餐桌上吃的是什么,一天吃进去多少,大概吸收多少,代谢和排出多少,促进平衡。在此基础上也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不然一边治疗基础心脏病,一边还要纠正营养和水电解质紊乱。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得了新冠不要“等、拖、耗”,一定要及时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药。
孕妇感染后能用药吗?腹中的胎儿会被感染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赵扬玉
孕妇感染新冠后,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可以不用药,多休息、适度饮水、保证睡眠,这样体力能慢慢恢复。但如果孕妇有症状,如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建议用药。因为高热本身对胚胎可能有热损伤问题,尤其12周内,早期胚胎比较稚嫩。如果妊娠中期,胎盘已经形成,胎盘本身对胎儿有屏障保护作用,这时影响相对较小。
如果用药,建议用单方制剂,如果单纯发烧就用单纯的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尽量不用复合制剂。有一些孕妇可能原来有基础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能长期有药物应用,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避免有一些药物间可能有相互作用或者一些基础病情况下可能有加重的问题。
关于母胎垂直传播的问题,现在数据来看可能性很低。
在旅途中、返乡后,儿童应该在防护方面注意什么?春节期间聚餐聚会较多,对儿童健康有哪些提醒?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