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05月13日 15:01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82次
零售药房在处方药外流和两票制、医改政策影响下呈现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零售药店位于医药流通链条的中游,承接医药研发、生产制造环节及药品分销与批发环节,主要向消费者销售药品及提供其他医药相关服务。
2021年1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定点零售药店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药品咨询、用药安全、医保药品销售、医保费用结算等服务,符合规定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可以申请纳入门诊慢性病、特殊病购药定点机构,相关规定由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部门另行制定。对零售药房医疗保障定点管理的规范化加速了行业内部优胜劣汰,市场集中化趋势、企业“规模战”特征明显。又是一年年报季,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各大零售药房的业绩表现喜忧参半。
2022年4月28日,大参林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7.59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母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大降25.51%。与2021年年报一同发布的是公司2022年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大参林实现营业收入46.77亿元,同比增长15.22%,归母净利润为3.84亿元,同比增长12.82%。
加盟店扩张速度加快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降20.42%
目前国内医药零售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国药控股、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同仁堂、漱玉平民、健之佳等,同时还存在大量拟上市及未上市的地区性连锁药房,由于药品具有即时性特征,零售药房区域性和分散性特征明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以2021年销售总额计,网易,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益丰大药房和一心堂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合计占15.24%。其中国药控股国大药房以4.2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并与第二名大参林拉开1.22个百分点的差距。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和一心堂的市场份额相近,分别为2.99%、2.88%、2.65%和2.5%。
与一心堂的运营模式不同,大参林依赖直营店销售,2021年才开始拓展加盟店。旗下直营店数量为加盟店数量7倍有余。2021年,在行业规模战背景下,大参林门店扩张再提速,新开门店903家,其中收购门店748家,加盟店620家,门店总数同比大增36.1%达8193家,其中直营门店同比增加27.22%至7258家,加盟店同比增加196.83%至935家。
2021年、2021年,大参林门店扩张速度分别为22.58%、26.58%,至2021年的36.1%增速不断扩大。同时收购门店数量亦不断提升,2021-2021年分别为498家、250家和748家。门店的急速扩张使得公司现金流承压,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5亿元,同比大降20.42%。
门店的急速扩张也使得自营门店经营效率下降,2021年,大参林直营门店的有效月均平效为2377.0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45%。(月均平效=月均含税零售收入/门店经营面积)其中大部分为医保门店,占比89.39%。
在B2C业务上,不同于一心堂可以获得京东物流的加持,也不同于平安好医生自建中心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将普通零售的配送业务与第三方物流用户自付用费。大参林在广州、茂名、顺德、江门、玉林、东莞、漯河等地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80%的配送业务通过自主配送的方式实现,利用中心仓+地区仓+前置仓的发货模式覆盖全国。这意味着相较于一心堂和平安好医生,大参林将在物流建设上投入更多成本。
在新零售O2O业务上,不同于一心堂在全国6千余家连锁药店上线京东健康旗下O2O购药服务“京东药急送”,大参林选择了企健网等更垂直的健康网站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30分钟到家的24小时送药服务。截至2021年末,大参林的O2O送药服务覆盖7240家门店,覆盖门店上线率为89%。
大参林主营产品包括中西成药和中参药材,按渠道划分为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其中主营零售业务,2021年零售业务占比达93.82%,批发业务占比不足7%。2021年大参林批发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加盟业务带来的增量,而加盟业务目前占比较小,并未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此外,2021年大参林零售业务继续向二、三级市场下沉。
建设成本较高叠加持续扩张的影响,近年来大参林销售毛利率不断下降。2021-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9.48%、38.47%和38.15%。
关联交易增资亏损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