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05月14日 22:28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36次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155家企业
接入总数排名西南第三名
科技创新
34户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和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达22个
“四上”企业
一季度全市“四上”企业1452户(不含房地产企业)
净增162户
迈进全省前三位
积弊破除敢碰硬,腾讯,简政放权见实效,民生福祉有质感……去年以来,玉溪市以激流勇进的魄力、坚韧不拔的毅力、统筹兼顾的智慧,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市用改革定力应对变局、用改革锐气开拓新局,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助力“玉溪之变”持续深化,打造了一批具有玉溪特色的改革亮点,为玉溪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全省改革任务落实综合考评中,玉溪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
谋篇布局
推动改革工作向全局向纵深发展
2021年以来,玉溪市委深改委以强烈的遵循意识、执行意识和效率意识谋篇布局、开拓新局,做到中央和省委改革精神第一时间传达、改革部署第一时间落实,有效跑好改革“最先一公里”。
一年来,玉溪市坚持党对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齐抓共管促改革的良好局面。全年共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5次,研究审议通过47个改革事项,每一个改革方案都力求互补兼容、上下联动,有效带动全市改革工作向全局、向纵深发展。
高位推动,是玉溪市抓改革促发展的一大亮点。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一线指挥调度,每个月到各县(市、区)召开重点项目观摩会,率队督导调研重点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新型城镇化等一批重大改革任务,把改革任务落实在行动上。分管市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担起改革主体责任,认真谋划本地区本部门改革,领衔解决突出问题,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落实,形成了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的工作格局。
从大处着眼,玉溪市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140项重要改革举措;从小处着手,全市细化了全年的255项改革举措,全面梳理汇总区域内改革的阶段性目标、着力点和改革办当前工作重点,确保上有布置、下有行动,各项改革整体协同推进。全市发挥督察“利剑”作用,选取27个重要改革方案进行自查评估,并在全省率先启动重点改革任务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工作,对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4个重要改革事项进行评估,进一步督促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玉溪市有效发挥试点对全局改革工作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新增国家授权改革试点20项、省级授权改革试点26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等一批国字号试点落地玉溪。同时,红塔区、澄江市列入全国建制县化债试点,全面完成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首创“智慧车牌”,新型汽车电子标识社会化实现全国首发,涌现出公安政务服务“一门通办”、智慧交通、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等一批具有玉溪特色的成功试点经验,实现了改革试点由“盆景”变“风景”。
谋定而动
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聚焦发力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玉溪市突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涵养好后劲和耐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聚焦发力、实现突破,推进改革航船驶向更宽阔的水域。一批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政策落实落地、一批改革创新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机制、一批基层改革鲜活案例产生广泛影响。
聚力经济体制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玉溪市全产业链助推工业倍增,全市按照一位市级领导、一个链长部门、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发展图谱“五个一”工作模式,组建卷烟及配套、新能源电池、数控机床等10个制造业全产业链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行。创新方式抢抓数字经济新优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玉溪、昆明、红河等地企业155家,接入企业总数排名西南第三位、全国第17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丰硕,34户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和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达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