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年05月15日 07:37 | 作者:朗依制药 | 来源: 医药资讯| 阅读: 154次
坚持提质扩面,持续提高参保人员保障水平;强化基金监管,管好用好人民群众“救命钱”;上线国家平台,医保结算更加安全快捷;坚持守正创新,开启“三医”联动新模式;落实集采使用,降价惠民政策落地有声……
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积极推动各项医疗保障政策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开展,织密织牢基本医疗保障网,用心用情书写有温度的医保服务答卷。
坚持提质扩面 织密织牢“医保网”
“多亏有医保,前段时间去北京住院,手术费给报销了不少,真真切切减轻了咱的看病就医负担。”市民贾秀莲说。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基本医保参保质量,保障参保人员权益。2021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继续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征缴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与税务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强化宣传引导、现场办公等措施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强部门间数据比对,避免重复参保,提升参保质量,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以来,市政府连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普惠性医保政策让参保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与此同时,我市全面执行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政策,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了政策实施范围、药品目录,城乡居民门诊补偿机制调整为门诊统筹;统一调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额疾病(亦称门诊慢性病)病种,执行全省统一的门诊慢性病病种及准入(退出)标准,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阳泉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额疾病病种和药品目录对应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国家、省“深化城乡居民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减轻“两病”参保患者费用负担;开通了居民特药定点药店直接结算服务,对职工特药定点药店同步开通居民特药直接结算功能,告别以往居民在定点药店购买特药需自行垫付药费再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的历史,让群众少跑腿;积极推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全市9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业务,为省外到我市就医人员提供了方便。
强化基金监管 管好用好“救命钱”
2021年,全市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039家,检查覆盖率为100%,处理违规医药机构450家,其中,暂停医保服务11家,解除医保协议2家,移交司法机关2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6家,约谈152家,限期整改159家,媒体曝光典型案例110例,共追回违规资金4915.17万元,对欺诈骗保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救命钱”。我市坚持把管好用好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加强基金监管,防控医保基金风险。全市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机制,市医保局会同市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调整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领导组”,常态化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治理,持续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加强定期基金预警分析,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健全了基金风险预警机制;紧盯重点领域,去年,重点开展了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医保基金存量问题“清零行动”、“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三假专项治理、定点民营医疗机构专项检查、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等5项整治工作;开展“宣传贯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加强基金监管”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月活动,研究制定印发了《阳泉市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办法》;创新监管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充实监管队伍,公开选聘20名医疗保障社会监督员,范围涵盖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人物、新闻媒体从业者、社区工作者和热心关注医保事业的参保群众代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同时,针对待遇政策偏高偏宽问题,我市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综合研判基金运行情况,充分考虑重病患者待遇不降低和参保人员承受能力,腾讯,对部分医保待遇政策进行适度调整。政策调整后,全市基金支出年度减少约6000万元,收到了预期效果,全市医保基金实现了“保安全、保基本、保可持续”的目标任务。
上线国家平台 医保结算更安全快捷
去年7月30日,我市作为全省试点率先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为我省积累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试点经验。